开售时间:
2023年7月13日(周四)11:00
*本场演出为租场项目。
购票优惠:
*仅享会员折扣;
*不适用任何优惠券。
演出时长:
*总时长约90分钟,含中场休息。
*一人一券,1.2米以下儿童谢绝进场。
四季轮回是自然界最美丽而神奇的现象之一
春夏秋冬的更迭交替不仅给大地万物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
也给我们带来丰富的滋养和感动
音乐作为人类最原始动听的声音
超越了物种、种族、语言
表达生命与自然万物共同的情感和爱!
春天犹如初生的婴儿明亮欢快,万物焕发生机盎然
夏天有着少年般的骄阳似火亦有着少女的轻盈恬淡
秋天如同中年的辉煌磅礴,带有金秋成熟的厚重和韵味
冬天如一名年老的智者,感性深沉,进入一段沉寂蛰伏,等待又一季轮回
我们脚下的大地孕育着自然万物,自然万物孕育着我们,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大地音乐在2023年与四季共舞
推出春夏秋冬四场音乐会
歌颂我们的这片土地和大自然
一同感受万象更新的美妙和来自大地万物的馈赠!
【曲目单】
弗朗塞《花钟》双簧管协奏曲
帕格尼尼《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6,第一乐章
拉赫马尼诺夫《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作品30,第一乐章
—中场休息15分钟—
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作品104
【演出阵容】
指挥 林大叶
林大叶,深圳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无锡交响乐团艺术总监兼首席指挥,中国交响乐团特邀指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副主任,深圳音乐学院客座教授,上海市级创新团队“一流乐队人才培养与实践”骨干成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及上海青年联合会委员。此外,他还分别荣获2020年和2022年贺绿汀艺术成果奖、2020年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表演艺术家及2012年第六届乔治·索尔第国际指挥大赛冠军。
林大叶出生于1980年,先后师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教育家徐新教授、上海音乐学院张国勇教授、德国柏林汉斯艾斯勒音乐学院克里斯汀·爱华德教授,并获德国最高演奏家文凭。
2009年,林大叶在杭州爱乐乐团担任驻团指挥。2010年至2015年,他受聘为广州交响乐团常任指挥;期间,他多次与广州交响乐团进行国内外巡演。2012年,林大叶荣获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第六届乔治·索尔第爵士国际指挥大赛冠军,成为获此殊荣的首位中国人。同年,他获得广东省音乐家协会授予的“广东省优秀音乐家突出贡献奖”。
2015年9月,林大叶回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任教,现任作曲指挥系副主任。
2016年5月,林大叶正式担任深圳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至今,他每年率深圳交响乐团进行国内外交流演出,出访了德国、美国、意大利、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匈牙利等国家和地区,参加了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纳音乐节、罗马尼亚国际广播音乐节、意大利艾米莉亚罗马涅音乐节、梅拉诺音乐节、多尼采蒂音乐节、卡斯泰洛城国际音乐节、中国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等重要国际音乐节。此外,林大叶经常受邀指挥诸多国内外知名乐团,广受欢迎。
大提琴家 王健
王健四岁开始学习大提琴,父亲是他的启蒙老师。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时,著名纪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艾萨克·斯特恩在中国》讲述了他的故事。1981年,12岁的王健首次和上海交响乐团在上海音乐厅演奏了圣桑大提琴协奏曲。1985年,在斯特恩的鼓励与支持下,王健踏上赴美学习之路,进入耶鲁大学音乐学院深造,师从著名大提琴家奥尔多·帕瑞索。
作为独奏家,王健和世界很多顶尖乐团进行过合作,其中包括美国的纽约爱乐乐团、克林夫兰管弦乐团、费城管弦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洛杉矶爱乐乐团、底特律交响乐团、德国的柏林爱乐乐团、英国的伦敦交响乐团,哈雷管弦乐团、BBC交响乐团、皇家爱乐乐团、法国的国家交响乐团、巴黎管弦乐团、国家广播乐团、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瑞典的哥德堡交响乐团、斯德哥尔摩爱乐乐团、意大利的斯卡拉歌剧院乐团、罗马圣塞西莉亚交响乐团、捷克爱乐乐团、马勒室内乐团和日本NHK交响乐团。在这些音乐会上执棒的大师级指挥家包括阿巴多、萨瓦利什、雅尔维、夏伊、迪图瓦、艾森巴赫,郑明勋和杜达梅尔。王健也与中国所有一流乐团频繁合作,包括上海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国家大剧院交响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和深圳交响乐团。合作的指挥大师包括他最亲密的合作伙伴余隆,以及汤沐海,陈佐湟,吕嘉,张国勇,杨洋,许忠,林大叶,景焕,张洁敏。王健出任过中国国家大剧院第一任驻院艺术家,上海交响乐团第一任驻团艺术家,以及杭州爱乐乐团驻团艺术家。王健也是中国国家乐团首访美国、日本,上海交响乐团首访欧洲的特邀独奏家。王健在众多世界顶级音乐大赛出任评委,包括柴可夫斯基大提琴大赛,伊丽莎白女王大提琴大赛,维尼亚夫斯基小提琴大赛,斯特恩小提琴大赛,尼尔森小提琴大赛等。王健现任英国皇家伯明翰音乐学院大提琴国际主席,上海交响乐团艺术委员,杭州爱乐乐团艺术委员。从2022开始,王健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大提琴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健录制过很多唱片,最近几张是和悉尼交响乐团,阿什肯纳齐合作的埃尔加大提琴协奏曲和名为《梦幻曲》(Reverie)的大提琴与吉他小品集。此外他录制过的唱片还包括全套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和萨尔茨堡室内乐团合作录制的巴罗克作品辑,和柏林爱乐乐团、克劳迪奥·阿巴多、吉尔·沙汉姆合作录制的勃拉姆斯双重协奏曲,与古本江交响乐团合作由汤沐海指挥的海顿大提琴协奏曲集,与郑明勋、吉尔·沙汉姆与保罗·梅耶合作录制的梅西安的《时间终结四重奏》,以及与皮雷丝、杜梅合作演奏的勃拉姆斯、莫扎特和舒曼室内乐集。王健使用的大提琴由已故林寿荣先生的家人慷慨借予。
钢琴家 左章
左章五岁时开始在德国接受音乐训练。回到祖国后,她成为全国最受追捧的年轻艺术家之一,与中国领先的交响乐团合作,并与之保持密切联系。在深圳艺术学院随但昭义完成钢琴学习后, 左章受邀在伊斯曼音乐学院的 Nelita True 以及茱莉亚音乐学院的 Yoheved Kaplinsky 和RobertMcDonald 的指导下继续深造,并获得了梦寐以求的 Petschek 钢琴奖。左章在中国第一届国际钢琴协奏曲比赛,吉娜·巴考尔国际艺术家钢琴比赛和克莱涅夫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她还是 2013 年伊丽莎白女王比赛的获奖者。左章曾跟随莱昂·弗莱舍在皮博迪音乐学院学习, 并继续接受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的指导。
左章频繁合作的著名指挥包括玛琳·艾尔索普、夏尔·迪图瓦、阿隆德拉·帕拉、多明戈·欣 多延、米歇尔·耐斯特洛维茨、准·马寇尔、杨·帕斯卡·托特里耶、帕沃·耶尔维、尼姆·耶 尔维、余隆、张弦等。
左章成功举办了在伦敦威格莫尔音乐厅、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纽约林肯艺术中心、温哥华独奏会协会和飞跃演奏香港的独奏会。左章受邀参加多个音乐节的演出,包括意大利 MiTo 音 乐节、密歇根卡拉马祖吉尔摩音乐节、美国阿斯本音乐节和牛津 SJE 艺术家系列。2013-2015 年,左章作为“BBC 新一代艺术家”参与乐季演出。2014 年,她受邀参加 BBC 逍遥音乐节,在 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进行演出。2016年左章参演由国家大剧院、凤凰卫视联合主办的《2016“龙凤呈祥——全球华人新春音乐盛典”》,演奏了李斯特《降E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二、第三乐章》。2021年11月,受邀参加深圳市委宣传部主办的《2021大地之声交响音乐会》、12月,左章将在成都交响乐团常任指挥林木森的执棒下,带来贝多芬的《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和《A大调第七交响曲》。2022年,在环球音乐旗下Decca厂牌发行了个人第二张钢琴独奏专辑
《旅行岁月》。
双簧管演奏家 黄铮
国际著名双簧管演奏家黄铮出生于湖南长沙一个音乐世家,从小接受音乐熏陶的黄铮自然爱上了音乐。他曾就读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并跟随祝盾教授学习,高中时被美国欧伯林音乐学院以最高全额奖学金破格提前录取,随詹姆斯·卡德韦尔学习,毕业时获校长颁授的“杰出双簧管手”大奖。1999年他成为美国新世界交响乐团首席双簧管并获得第28届金斯维尔9个组别的总冠军。多年来他以首位华人客席首席双簧管身份与洛杉矶交响乐团、巴尔的摩交响乐团、亚特兰大交响乐团、西雅图交响乐团、圣地亚哥交响乐团、新加坡交响乐团、柏林国家歌剧院管弦乐团等诸多世界顶级知名交响乐团合作,足迹遍及欧洲、亚洲及北美洲。国外媒体《迈阿密日报》评论道:“不难想象黄铮的成就可能会媲美詹姆斯·高威,成为首位以双簧管独奏为事业的国际大师。”《圣巴巴拉日报》称赞黄铮的演出“音色柔美而丰满,技巧完美无瑕”。2002年他担任香港管弦乐团首位华人双簧管首席,期间在香港演艺学院、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担任双簧管导师,并于2008年被香港政府给予香港特优人才计划身份,成为香港永久居民。
多年来黄铮博士作为中英音乐教育的推动者,曾多次受到隆重邀请,出席英国皇室及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举办的国际音乐交流盛会。2016年英国皇家音乐学院授予黄铮荣誉学士学位并由查尔斯王子亲自为他授勋。2018年1月,黄铮以首位华人身份正式受邀担任伦敦爱乐乐团的国际董事会创会理事,同年3月再次凭借其在艺术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荣获第六届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大奖暨法国北欧大学荣誉博士颁授典礼。
小提琴家 林瑞沣
林瑞沣,师从著名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徐惟聆教授。10岁起,他师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弦乐科主任周铭恩副教授,2012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小提琴专业学习,2018年9月专业推免直升上海音乐学院小提琴本科,2022年9月保送直升上海音乐学院小提琴研究生,现担任新古典室内乐团、上海音乐学院交响乐团首席。
2014年1月荣获香港第四届国际小提琴专业比赛第一名。
2015年11月荣获文化艺术院校奖第十一届全国小提琴青少年比赛专业组第一名及中国作品演奏奖。
2019年9月入选首批上海音乐学院“登峰人才”计划。
2019年10月荣获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小提琴比赛 金钟奖。
2020年10月在第二十三届北京国际音乐节被授予“青年音乐家奖”。
林瑞沣先后与中国爱乐乐团、广州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贵阳交响乐团、苏州交响乐团、上海爱乐乐团、哈尔滨交响乐团、天津交响乐团等合作演出。
2020年10月受邀在第二十三届北京国际音乐节闭幕式“中国爱乐乐团成立二十周年庆典音乐会”中与著名指挥家余隆合作,担任独奏小提琴的演出;同年11月再度与指挥家余隆合作,在“保利文化二十周年·中国爱乐二十周年全国巡演”中担任南京与上海两场音乐会的独奏。
2021年4月受邀担任广州交响乐团20/21乐季演出的独奏,与指挥家余隆合作。
2022年在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大赛中,成为唯一一位内地“决赛奖金获得者”。
深圳交响乐团
深圳交响乐团成立于1982年,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经过40年的艰苦创业,40年的不懈追求,深圳交响乐团成为国内外业界的一支劲旅,跨越海内外,让深圳的声音在国际大舞台上频频传播,赢得同行们的尊重。所到之处,好评如潮,他们被公认为中国优秀职业交响乐团之一,成为深圳这座城市的一张靓丽名片。
深圳交响乐团现任艺术委员会主席是国家一级演奏员、小提琴家聂冰。他的专家治团思维,仁德加科学管理模式,尽显人文情怀,赢得乐团上下拥戴;音乐总监是杰出青年指挥家林大叶,他将德奥古典情怀深植乐团,并不断砌筑高度;著名指挥家余隆担任艺术顾问,德国指挥大师克里斯蒂安·爱华德为荣誉音乐总监,著名音乐家谭盾为荣誉首席指挥。这是一支被人羡慕的最佳组合,一个雍容豪华的古典精英阵容。
“追求一流,服务大众,立于时代潮头,演出、创作双轮驱动”是乐团艺术建设的坚定理念。为此,乐团将改革不止,创新不已,攻坚克难,勇攀高峰,不断奏出深圳(中国)的“好声音”,为弘扬华夏文明、传播时代先进文化、为深圳鼎力打造的文化建设以及宏伟的“中国梦”,做出应有贡献。
1、演出票是观众进入剧场观演的唯一有效凭证。所有演出票一经售出,不退换、不记名、不挂失、不补办。请购票人务必妥善保管演出票,如因个人原因不慎将演出票丢失、损毁或遗失副券均无法进场观演。
2、选座购买请于15分钟内完成支付流程,否则座位将不作保留。
3、下单成功后,可凭取票码(电子票)至深圳滨海艺术中心售票中心的自助取票机进行取票。
4、每人一票入场,凭票进入相应楼层,对号入座,严禁跨层入场。
5、请观众提前半小时入场,迟到可能会错过部分演出,须听从工作人员指引,有序进场,就近入座。
6、请勿将食品、有色饮料带入剧场,矿泉水允许带入剧场,请自行妥善保管。